看见内蒙古
See Inner Mongolia
在这里了解内蒙古
在这里了解内蒙古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方,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的公路、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城市并不大,开上车只要20分钟,就可以绕城跑上一圈。然而就是这个边陲小城,却有着举世瞩目的三大亮点 :恐龙化石、国际茶路驿站、国门。据此,二连浩特名扬天下,为海内外人们所熟知。“恐龙之乡”、“茶叶之路”、神圣国门为二连浩特带来极具优势的旅游资源,从而使二连浩特成为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今年初,二连浩特市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同时,二连浩特市精心打造的“二连浩特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被列入国家旅游局“2015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在208国道距二连浩特市区12公里处,屹立着两条巨型恐龙雕塑,两只体重庞大的恐龙分立道路两边,长长的脖颈向对方伸展,直至两只恐龙的嘴触碰在一起。该恐龙雕塑是根据目前发现的第二大恐龙“腕龙”复原造型而制作,高19米,跨度34米,两条恐龙总长80米,堪称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恐龙雕塑,这便是二连浩特“市门”最著名的标志“恐龙之吻”,预示着我们进入了几千万年前恐龙的领地,也喻意着二连浩特将以最诚挚的情感感召世界、拥抱世界。从雕塑开始,在通往二连浩特市区的道路两边是绵延几公里、共有99条造型各异的恐龙雕像,这些雕像或奔跑嬉戏、或争食抢地、或深情相依,组成一条“恐龙景观大道”。这些恐龙雕像和高大的白色风电铁塔一起,构成了一幅远古与现代交织的奇妙画卷,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旅游景点。
二连浩特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蒙元时期,这里建立了玉龙栈。1257年,大蒙古国大汗蒙哥在玉龙栈曾与其弟忽必烈会面。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设立“伊林”驿站。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架通张家口至库伦的电话线,在这里设电报局,并将此地标入当时的地图取名“二连”。“二连”是蒙语的汉译音,原名“额仁”,沿用市郊“额仁达布散淖尔”(现译二连盐池)之名,有海市蜃楼的意思。民国七年(1918 年)张家口旅蒙商开办“大成张库汽车公司”,开通了张家口至库伦的运输线,二连盐池为当时重要站点之一,站名为“滂北”。
祖国的“北大门”——二连浩特国门,巍然屹立在二连浩特中蒙边界上。来二连浩特旅游,不去“国门”看一看,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这里,能感受到祖国的威严和边防的神圣,也能感受到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自豪和尊严,还能感受到祖国的昌盛和伟大。
当我们来到国门和界碑处时,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这种一脚在境内一脚在境外的切身经历,比出国在外的感觉更加真切。站在标有“中国”以及镶嵌中国国徽的界碑前,才真正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虽然不至于激动得热泪盈眶,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热流在心中涌动。此时,“中国”这两个字在心中变得越来越高大,让人忍不住想亲吻界碑上的那两个字,那种民族的自豪感在这里立时得到了升华!
说起恐龙,人们自然会想到二连浩特。二连浩特是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如今更是因为地下不断出土的数量庞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而被誉为中国的“恐龙之乡”。
茶叶之路最早是在1693年开启的。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两国开始走向和平、互为通商。1692年,俄国彼得大帝派遣第一支商队——伊台斯商队来中国,从莫斯科出发,历经一年时间,于1693 年3月这支商队经额尔古纳村(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进入中国,而后穿越呼伦贝尔草原经齐齐哈尔进入北京。从此,开启了国际商道“茶叶之路”。
0471–4398999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亮广场A座